虽然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,不过自从佛教东渡,道教便凋敝得很:全国到处都是佛教的庙宇,而道观实在是少见。今天到成都,去看了看西南最大的道观——青羊宫。
如果不是事先做了一些功课,绝不会觉得这是一个道观——除了供奉的神祗,和佛教的庙宇几无差别:三四进的前后殿,香炉,蜡烛台,雕像(敬的话当然是要交钱的,而且费用不菲);雕像的不同也无非是穿的是道袍罢了;观音大人到处吃得开。在道观里也是坐在太上老君的背后;道士们打扮自是长袍之类,和和尚一样,都是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:看看股票,打打毛线之类的。差别比较突出倒是门外的一个”青羊”雕像——这个是一个12生肖的组合体,不过这个和道教本身也没什么溯源。由此提出一个问题:为什么道观和和尚庙如此相像?
据史书记载,青羊宫是在道教还十分昌盛的唐朝建立的;虽经火、戎,也是明清时期重新修建。如果修建之时未做调整,也应当是保留了原有的基本风貌——修建之时,必是道友们促和,其必精心竭力,大概不会篡改祖制。如此看来,中国佛教的大体风貌,倒是由道教衍生出来的。
这个在历史中也是讲得通的。世界三大宗教,除了他们有相似的博爱、求善的宗旨之外,各有其优点以致发扬光大:基督教是依靠西方经济扩张的优势;伊斯兰是阿拉伯政教合一的强势;而佛教,则是其宽泛而兼容的教义。
从本质上说,佛教没有经典。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有唯一,至上的经典,之后的说学无非是圣经和可兰经的演绎和解释。而佛教虽然有唐三藏去西天弄了经书回来,现在也还是”俺把你哄了“之类的咒语阶段,并没有发展出成熟的系统出来:佛教连创世理论都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。
没有体系,或者说,体系不完整怎么办?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的!但是由于古代信息不发达,导致在不同的国家的,佛教的形式和内容都有了巨大的差别。中国体系的佛和菩萨,到了东南亚便失去了大半踪影;东南亚的神祗们(主要是印度神),到了西藏不得不让位于当地的活佛和护法们。这种一到本地便和当地的本来的宗教和文化相结合的本事,使得佛教在亚洲慢慢地变成了第一大教。
回过头来说道教。道教原是一个”技术“性很强的宗教。它原来的成仙之道是很具有操作性的:讲道,炼丹,飞升,度劫。这个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,度劫固然不说,炼丹飞升也不见有成功者,这使得教徒们不得不怀疑其中的问题。而且炼丹可不是每一个人都炼得起的。而佛教只需要简单的祈祷就可以”脱离苦海”,僧侣们用苦度众人的胸怀,很快就获取了大众的心。这就告诉我们,要创造一个好的宗教,必须让教徒有一个虚无而不直接可见的目标(比如来生),一个简单的大众可以负担的”修炼“方式,使得他们可以由此可以得到寄托。
然而佛教由于缺乏体系,使得其无法大量地培训出有很强理论体系的教徒,即使有一两个高僧,其作用其实和心灵鸡汤之流无多大差别——并非是体系动人,而是琐碎的智慧;这也是为什么当前中国(包括整个大中华区在内)佛教日趋庸俗的原因。佛教徒罕有清教徒般虔诚,而常常是祈祷(给予)-期望(得到)这种赤裸裸的交易。这也是虽然都是宗教,基督教能最后发展,或者说促进发展出自己的反面——现代科学的道理了。
佛教和道教,事实上在观音两边讨好的时候,就已经融合了。至于关大爷,甚至毛老爷也变成庙宇里的神祗的时候,佛教已经变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——沿着道教所创始的道路上。
随便写写,贻笑大方。